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旅游景区相关介绍

4、旅游景区相关介绍(图文、视频等,各景区特色及定位等)1、柏泉古井:距武汉市区十五公里的东西湖区柏泉有一口古井名曰“柏泉古井”,有关柏泉古井及井旁景德寺、柏树、月塘的传说,离奇神异,广为流传,我下面...


4、旅游景区相关介绍(图文、视频等,各景区特色及定位等)

 

1、柏泉古井:

image 

距武汉市区十五公里的东西湖区柏泉有一口古井名曰“柏泉古井”,有关柏泉古井及井旁景德寺、柏树、月塘的传说,离奇神异,广为流传,我下面就给大家讲讲有关柏泉古井这些迷人传奇的故事。

相传,在柏泉山一带有一百多个泉眼,泉水溢出地面,径流到柏泉山下低洼之处积聚,长年累月汇成了个形似月牙的水塘,于是旁边的村民们便把它叫月塘,这个村也因此也叫月塘角湾。

传说有一年夏天,百日无雨,天干地裂,河流干涸。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不得不向百泉井涌去,肩挑手提,争先恐后,为的是弄点水以解燃眉之急。眼看井里的水越来越有些供不应求,为了更多的人吃上百泉井的水,村民们便动手淘井。事有凑巧,正好景德寺的高僧到汉阳龟山禹王庙进香,请求我佛大发慈悲,普降大雨,救民于饥渴火热之中。是时,烈日当空,热浪滔滔,几道香后,高僧已是汗流浃背,便坐在禹王庙后院的大松柏树下乘凉,奇迹出现了,坐在与景德寺相距四十余公里的禹王庙,居然能隐隐约约听到村里乡亲们的谈话声和掏井声。不可能吧,高僧不敢相信,于是侧耳俯地听之,好多熟悉的声音不绝于耳,高僧不得不相信了。待他抬起头伸伸脖子时,更是妙哉!树上的树叶随着井里村民掏井的节奏声,时黄时绿的,奇了!奇了!原来龟山禹王庙的柏树通着百泉井,井里的神鱼就是禹王庙的柏树的根变的,是禹王爷赐给柏泉民众的一个稀世之宝——木鱼。忽然,高僧朦胧欲寐,昏昏进入幻境,面聆禹王指点。禹王爷千叮万嘱要高僧好生看管木鱼,木鱼会使百泉井水永不枯竭,泉水会源源不断地涌出,今村民已将泥沙浚尽,泉涌如注,旱情将得缓解。禹王还特告高僧:人们要想一睹木鱼神姿,需仲夏日正午阳光直照之时,且要以虔诚之心,方可瞻仰神鱼真容,没有诚心,过了此时此刻,则只待来日了。高僧听罢,想现在正是观木鱼风姿的时刻,高兴至极,竟如顽童,猛的一惊,原来一梦,高僧兴奋不已回到柏泉寺里,把自己在禹王庙的所见所闻,以及梦谒禹王爷的情景告诉大家,乡亲们恍然大悟,一齐奔向百泉井,虔诚地磕了三个响头,此刻井水清澈见底,阳光正照,果见井底木鱼相对,泉水从鱼口中涌出,两泉相撞幻如一朵巨大的水晶花,井水还散发出阵阵柏子香来,任凭村民们取用,源源不断,不见亏浅。于是村民们便将百泉井改为柏泉古井。

柏泉古井占地150平方米,井口圆形,直径70厘米。井身由青石砖砌成。井深3.5米。于月塘角村前月塘之中。柏泉古井自古有三奇。一奇:传说大禹在汉阳龟山植苍柏,灵根穿越四十余里到此;二奇:至今井中犹见禹柏之灵根,每当太阳直射井底,可现柏根状若双鲤嬉水,活灵活现;三奇:古井位于月塘之中,井水清洌四溢爽口甘甜,井水平面亦高于月塘尺许,终年不涸

柏泉古井奇观历代地方志均有记载。明代《嘉靖汉阳府志》记曰:“相传禹植柏大别山(今汉阳龟山)头,根达柏泉井中,故名。今土人淘井犹见树根二,状如双鲤,其泉对面涌出,如鱼嬉水。遇岁旱,犹是供数十村汲取。”代汉阳教谕赵弼曾作诗《柏泉古井》,朱衣《嘉靖汉阳府志》有记八省名宦张三异有《柏井歌》,诗人汪昶有《柏井诗集》传世。

如明代诗人赵弼游柏泉井,饮柏泉水之后有诗云:“影沁空霄玉鉴光,苔封石甃色苍苍。汲来数仞清泉水,犹带高林柏子香”。该诗盛赞柏泉古井之泉水清澈透明,香味幽绵,道出了柏泉井的特异之处。

1983年,柏泉古井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对古井进行修缮,使柏泉古井面貌焕然一新。

 

2、柏泉景德寺:

image 

景德寺修建于何年,准确时间已无法考证。后世《汉阳县志》对景德寺的记载大抵源于《嘉靖汉阳府志》,但记录古井的稍细稍多,文人墨客代有佳作。

景德寺初建规制已不可考,近人回忆1941年状况是:整体结构分上、中、下三进,依山而上。正门高大宽敞,上镶嵌“景德寺”三个大字,门联书:“暮鼓晨钟,惊醒尘寰名利客;经声佛号,广度世间有缘人。”第一进东岳殿,供东岳神像,神龛上横幅为“帝出乎震”,两边立柱上为黑底金字对联:“判善恶,注生休,为百灵主;禀造化,定权衡,居众岳尊。”大殿左有文昌阁,右有关帝祠;第二进大雄宝殿,正中为三尊佛像坐于莲台之上,左右韦驮相对而立。殿左为观音堂,堂上横匾“救苦救难”,堂联为“紫竹林中观自在,白莲台上见如来”。右为娘娘殿百子堂,堂额“来则得子”,堂内一百个小儿塑像,姿态各异,憨态可掬;第三进为黄姓家庙。相传“家庙”系明正德年(1506—1521年)前后,当地乡绅黄希恺所建,黄在修“家庙”时,移寺迁像,对景德寺进行过全面修整,同时挖半月塘,得禹王古井。

景德寺有两处神异景象。一是正殿屋脊上自生一株桃树,高约四尺,枝繁叶茂,年年开花结果,人们称为“仙桃”。一是寺旁有两块望天收的香火田,无水救荫,只靠山沁,年年丰收。

抗战期间,景德寺已见颓败。1957年拆除,其木料砖瓦被运到万子山修建了柏泉红星小学。

景德寺除供僧人修行、信众求安祈福之外,一是供当地居民集会议事,二是用于教育。据记载,明清以至民国近600年间,该寺既是丰乐乡上会的会庙,又是兴办社学的地方,当地许多历史名人都在该寺读过书。东西湖区最早的书社——皓月书社旧址就在这里。

2001年12月,经湖北省武汉市佛教协会会长,归元禅寺、宝通禅寺方丈昌明大师发起,历经三年在原址上重建景德寺。建成“三重五纵”式传统佛教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诵经堂、功德堂、延生堂、云水堂、方丈室、钟鼓楼、居士楼、斋堂、客堂、普同塔、医务室等,占地面积为十万平方米左右,晨钟暮鼓,香烟缭绕,使千年古刹再现昔日香火。这座千年古寺已经死去过很多次,但每一次死后它都获得了又一次的新生。也许,这就是禅宗所说的涅槃现象吧!


3、柏泉茅庙古集:

image

柏泉,古称茅庙集。唐末,一沿门托钵的邬姓男子因避战乱来到柏泉,编竹为椽,结茅成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后来,他削发为僧,赐名“悟禅”,遂将茅庐改名为“茅庙”,属景德寺香火。简陋的茅草庙却迎来繁盛的香火,进而演成熙往攘来的集市。明清之际,集市形成,集庙毗连而邻,人们便将集市命名为“茅庙集”。集市声名远播,超过茅庙本身。

古茅庙集由一些零散的自然村庄包围拱卫,其集市街道和商户,以正街为主线,正街北起圆门口(因街口有一拱形圆门),东至耥耙街,呈垂直形,如同耥耙,故以耥耙名之。从正街向西有一岔道,名岔街,岔街尽头是新街,成街于老街之后。

茅庙集的杂货铺、布店及其商铺,主要集中于正街,张复兴大房、二房、三房杂货铺一字排开,三家相连,很是壮观。其中,周裕昌为杂货铺中的佼佼者,门面高大,货色齐全。杂货铺都是前铺后坊,前设铺面,作坊尾随其后,有槽坊和糕饼坊等。周裕昌在近处还有大榨坊,拥有黄牛10头,工人20有余,木榨、石碾一应俱全,油料堆积如山,称得上茅庙集的大商户。此外,正街上还有布店和米行,以周凤池、张玉山的布店和周玉成米店最为气派。

在耥耙街和圆门口还有广货铺和江南铺等,茅庙集著名的“三行”(鱼行、猪行、把子行)和“三馆”(酒馆、茶馆、烟馆),都分散在正街背后及耥耙街以外的地方,其中,“天晓德”茶馆有点名气,馆中有说书和清唱。

古茅庙集农产品和商品的运输,全靠挑夫和船运。冬天由挑夫一担去、一担来,当天打回转;春夏涨水季,则靠航船运载,还是挑夫挑上挑下,其辛苦可想而知。

约莫算来,茅庙古集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茅庙集邮政办理所。

邮政办理所开设于1897年,废驿传之后,张之洞设夏口厅,将汉口和“东西湖”地区合二为一,域内新沟和茅庙集邮政是夏口厅邮局的属地。当年,域外来信,只写上:“汉口  茅庙集   ×××收”,邮件指日可到;如写上:“湖北   汉阳县   柏泉茅庙集  ×××收”,则大废时日。邮件到了汉阳县,无法寄来,只得折回省局,再寄汉口转来,一般要多废时一周以上。当年茅庙集邮政在国外也小有名气,意大利神甫来信,信封上写的是:“中国  汉口  茅庙集   天主教堂收”,邮件即安全到达。

     而柏泉之得名,源于一口唐代古井,柏泉古井距茅庙集3公里。


 

4、柏泉天主教堂:

image 

柏泉天主教堂又称“圣安多尼小修院”,位于柏泉刘家嘴湾西南角,由意大利传教士建于1840年,为武汉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堂。

《郧襄属教史记略》载:其主体建筑为东西对称的两座楼,均坐北朝南,等式排列。两楼呈丁字造型,各高20米,长约25米。中间以天桥相连,南有方柱半圆形拱券门廊,北以砖石砌成甬道联结二楼,使之浑然一体。圣堂及修道院在两楼之后,顶部呈圆拱形,有四根大石柱拱立,大厅可容纳300人作礼拜及祷告活动。教堂整体结构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具有罗马哥特式建筑风格。主体周边遍植枫杨,距今近120多年。柏泉天主教堂建成后,“先后兴办男孤儿院、公学、备修院、初学、小修院。”学生选自湖广教区教民子弟。清末民初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曾在此就读。1952年停止宗教活动,教堂先后为解放军军政大学、血吸虫防治医院、柏泉中学等单位所用。1985年产权转属汉口天主教区,复为天主教堂,并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教会正式收回,1995年复堂;2001年武汉修女院迁入。


 

5、张京墓、张京父母墓

imageimage 

张京墓,面积约20平方米,封土底径约3米,残高1米左右,周围有土埂遗迹。据清光绪《汉阳县志》载,张京墓在柏泉红星花果园。张京墓现为东西湖区文物保护单位。

张京父母墓,位于柏泉街道办事处红星大队 ,属明代墓葬。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封土底径约8米,残高2米,保护范围5080米。

 

6、瓠子山鳞木化石:

image 

瓠子山鳞木化石,位于柏泉街道办事处红光高彭湾瓠子山上,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瓠子山海拔约50米,因形如瓠子卧地而得名。经地质古生物学家研究判定柏泉瓠子山鳞木化石是产在晚泥盆世五通组砂岩夹石英岩之中,距今3、82亿年左右。由于在武汉首次发现,故称之为“武汉亚鳞木”。它不仅重现武汉地区地壳的深化和发展历史,恢复和再现三亿多年前武汉地区古地理变迁有着重要的依据,而且也是弘扬生物与环境协调发展,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生动教材是武汉沧海桑田的见证。


 

7、约食墩遗址

image 

约食墩遗址,位于柏泉街道办事处东湖大队,距东西湖大堤16公里处,堤内300公尺,遗址高出地面1-2公尺,文化层厚约1.5-2公尺,采集标本有石斧、石锛、陶纺轮、红烧土、陶片扁鼎足、嗽叭形豆把、绳纹鬲足和钳锅锅片等。于1984年3月12日发现,距今约4000—3500年间,保护范围南北长250公尺,东西宽120公尺,该遗址为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1988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8、余家嘴遗址

 

image 

余家嘴遗址,位于柏泉街道办事处园林大队余家嘴坡地上,文化层厚约1.5公尺,采集标本有石斧、陶片、鼎足、黑灰陶片、红烧土等。该遗址发现于1984年3月,保护范围南北70公尺,东西为210公尺。该遗址反映了商周时期的龙山文化,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9、北赛湖遗址

image 

北赛湖遗址,位于柏泉街道办事处东湖大队东西湖大堤18.5公里处,遗址北边与北赛湖人工养鱼池相连,文化层厚约0.5 - 0.7公尺。采集标本为鼎足、陶片等。1984年10月发现,保护范围东西长60公尺,南北宽45公尺,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0、龙王台遗址

image 

龙王台遗址,位于柏泉街道办事处红光大队,于1993年发掘,出土有“陶瓷轮”21件,距今4000多年,属新石器时代。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1、郁金香主题公园:

image 

郁金香主题公园是武汉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武汉市赏花游发展规划(2012-2020)》和《武汉市赏花游三年建设总体实施方案》为指导,积极响应大力发展赏花经济号召,在建成的东西湖彩叶树种基地的基础

东西湖彩叶树种基地是由市林业局直属的武汉林业集团投资1.2亿元兴建的,占地600亩,栽植各种各样的彩叶植物,如火焰南天竹红檵木水果蓝金森女贞、小叶花叶栀子53个品种,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含量最高的全国休闲农业中心,彩叶苗木旗舰中心和生态科普培训中心[1]

目前,东西湖郁金香主题公园已成功举办多届春季郁金香赏花游,正在举办东西湖郁金香主题公园“百万葵花展”,获得“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武汉新花城赏花典范地、东西湖十佳生态休闲点”等荣誉称号。除了定期举办郁金香花、向日葵等主题展外,还可以观赏各种各样的彩叶植物,如火焰南天竹、红檵木、水果蓝、金森女贞、小叶花叶栀子等53个品种,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含量最高的全国休闲农业中心、彩叶苗木旗舰中心和生态科普培训中心。

园内还开辟有垂钓、生态餐厅户部巷美食、品牌糕点店、儿童游乐区、花卉超市等多个娱乐项目,让游客得到一次田园、绿色、健康、休闲、生态的体验和享受。


12、醉美西湖:

image 

武汉市东西湖区“醉美西湖”占地面积3000亩,是湖北宏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市政府审议通过的《武汉市赏花游发展规划》为指导,积极响应大力发展赏花游经济号召,在已建成的农业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投资1亿7仟余万元,精心打造的将文化创意与现代农业相结合,集赏花游、健康休闲、时尚美食、趣味垂钓、特色烧烤野炊、游乐设施、情趣婚纱摄影、科普教育展示、高端商务会所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示范园。设有三区七园,东区为吉祥花谷,北区为名仕马术俱乐部,西区为百花园,园内种值了大片的牡丹、芍药、普罗旺斯薰衣草、虞美人、柳叶马鞭草、波斯菊、金鸡菊、硫花菊、满天星、向日葵、紫薇长廊、空中玫瑰等数十种花卉,一年四季花香四溢、花海连绵;各种花草、树木、根雕、亭如楼榭、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景观错落有致,风光秀丽宜人,给人以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五感深度体验和美的享受,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唯美、浪漫、闲适”的游乐休闲世界。

 

 

13、自勇园艺多肉植物基地:

image 

     武汉自勇园艺多肉植物基地是柏泉办事处移民村自主创业的标杆企业,也是武汉市内颇具实力的综合性园艺基地。基地集多肉植物培育、销售、花卉租摆、园林顾问、绿化养护、多肉植物景观设计、家庭园艺设计,户外景观设计于一体。占地面积50亩,投资近500万元。目前有近2000个品种,年产100万颗,主要品种以景天科为主,其他有百合科、番杏科、仙人掌科、大戟科、菊科和龙舌兰科等。


14、府河湿地:

image 

府河湿地位于柏泉景区北部东西湖大堤外府河边,是柏泉重要生态保护区,距集镇4公里。外滩长13公里、宽500米,除了6-8月汛期形成宽阔的水域外,其余时节大片草滩和星点水池显露。府河外滩乃一处四季分明,美景如画,天人合一的观览胜地。

府河湿地亦是难寻的天鹅湖,水质清澈、食物丰富、人为干扰较少。每年十一月中旬,各种候鸟陆续飞往府河湿地越冬。每年小天鹅从西伯利亚飞到府河集中落脚,以小家庭为单位四散开去,来年三月份,再返回府河集中离去。由于生态保护较好,来此越冬候鸟逐年增多。

府河湿地是一处四季分明,美景如画,天人合一的观览胜地。到了春天,一上柏泉农场府河大堤,广袤无垠的绿色草原顿现眼前:一望无际的的青草之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沉缓细细的河水蜿蜒其间,如一条银色的丝带。一队队的牛群、羊群恣意地漫步、吃草、饮水,仿佛一片“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丽草原。到了夏天,府河欢腾,蝉声高唱,千帆竟发,渔舟唱晚。 到了秋天,百草衰飒,群枫尽染,蒹葭满天,烟雨迷离,秋水清沏。 到了冬天,银装素裹,一望无涯,孤舟寒河,天清地明。有成群天鹅大雁在此越冬。

15、柏泉茶园:

image 

柏泉龙井茶,是由柏泉玉屏山茶叶尖芽精制而成,2000年被评为绿色食品,柏泉龙井茶色泽翠绿、条形整齐、茶香浓郁、回味绵长,是柏泉一大特产


16、杜公湖湿地公园:

image 

杜公湖,地处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道办事处,水面中心经纬度东经114°08'33.2",北纬30°42'49.4"。

据《夏口县志》载:名杜家湖,后易名杜港湖(俗名杜嘎湖)。解放后以“公”代“家”,即定名杜公湖,一直没用至今。杜公湖是柏泉地区历代人民赖以生存的湖泊。民国诗人汪品三就有《过柏泉山秋日漫兴》诗赞:“柏泉山下是湖边,两岸深林散晚烟。有年挂帆归兴好,船头闲禁夕阳天。”杜公湖居柏泉山南,水资源丰富,有水域3500余亩,水流经东流港、泾河汇集到府河,注入长江,湖中水草茂盛,碧波荡漾,鱼虾成群,引来白鹤、天鹅、白鹭、大雁等数十种珍稀鸟类前来觅食。

经过多年退田还湖改造,2004年之后“还湖工程”全面完成,恢复了原有水面。如今的杜公湖水域宽阔,水质纯净,交通便捷,风景宜人,得天独厚的水岸雅居和投资经营的良好环境,为众多的有识之士所青睐。2019年杜公湖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湖泊管理司验收,公园将成为“集生态保护、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商务休闲于一体的全国著名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市民可观赏湖光、浅水、苇荡、林地、果园等,以及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水鸟等。杜公湖湿地公园建设二期已陆续展开,目前杜公湖湿地沿岸10公里已种植1.1万株垂柳,以及荷花、芦苇等10余种水生植物。
  

17、武汉市园林种苗中心:

image 

武汉市园林种苗中心建设于2001年,为全资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园林苗木、花卉的生产经营,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养护,会务、培训、住宿、生态休闲游,园林花卉租摆和商品经营等业务。

中心现保有园林苗圃8000亩,储备市政园林绿化苗木40余个品种20余万株,

 


18、家华空中花园简介

image

家华空中花园建於柏泉家华集团公司新建四楼的空置楼顶,开建於2018年夏,现已具规模,可对外开放。空中花园体现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精心打造了苏式庭院和欧式花园。

花园西建中式大厅和庭院,庭院广置中国文人喜欢的紫竹、黄金竹、芭蕉、龟背竹、对接白腊、海棠、大型木瓜树等名贵植物,太湖石,石桌,石凳及各类盆景。大厅內除专门摆放武汉书籍资料的书柜外,设置大型象牙观音,中型扁式金絲楠木木雕八十七神仙卷,大型仙人掌,名人字画,对联,红木家具,大型翡翠雕塑及其他收藏级文物。

花园东建欧式花园长廊,木屋,和欧洲艺术展示厅。展示厅陈设法国19世纪出自於原贵族之家的古典原装家具,精美纯银咖啡具,名贵陶瓷咖啡具,名家汉白玉雕塑,铜雕,收藏级的陶瓷媒油灯,象牙底坐煤油灯。室外花园长廊密植凌霄、月季、薄荷、多种名贵竹类,西湖柳,格桑花,芭蕉,有迷你高尔夫,设置大型雕塑,白色吊兰,红色风车,最南端建有两层楼白色木屋,木屋内设豪华枱球桌、KTV歌房、棋牌室、休息室。

花园中由北至南建植物墙,小滑梯,大型对接白腊盆景,荷花盆栽,山石盆景,中式古色古香木亭,亭外挂名人木制横扁和竹制对联,文化底蕴深厚。亭南建欧式水池,池内有汉白玉石雕(泉),金鱼及水生植物,喷泉。

花园西南角,建有200余平米轰趴舘,内设歌厅,电子游戏厅,桌上冰球,桌上足球,棋牌桌,简易厨房餐厅,可适用於小型会议,同学聚会,生日聚会等。

花园配套四楼,有多年收藏的玉雕,翡翠,和罕见,珍贵而丰富的牙雕陈列舘。

 

19、黄鹤马业

名仕国际马术俱乐部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紧邻武汉四环及桥孝高速公路出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俱乐部总占地面积15万平米,绿地覆盖面积50%以上,以欧洲风格和标准精心打造,致力于推广马术运动及马文化的普及和发展,集专业马术教学、大型马术赛事组织和举办、马术婚纱摄影、婚礼婚宴、 餐饮娱乐、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为一体的高端运动休闲俱乐部。

image 

 

 

20、强鑫农蔬生产基地

 

image 

武汉市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办事处西二大队吴新干线604号,原址在东西湖区径河街莲花湖大队万亩快生菜基地,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赵礼强发起并组织当地56户农民于同年7月成立的,初建基地面积312亩,是武汉市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了更好的发挥带头作用,合作社对基地各项公共基础设施、生产配套设施、基地综合体设施等进行整理规划,统一布局,至2014年,基地各项设施建设基本完成,800亩钢架大棚及各项农田设施均已投入使用,2000 平方米的生鲜菜深加工车间和2500多平方米藕带深加工流水线也已投入生产,形成了一个集蔬菜生产、检测、加工分拣、仓储、冷链物流配送为一体的蔬菜冷链配送中心。未来几年,合作社将对基地部分农业用地进行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园规划建设,以促进合作社蔬菜种植、垂钓、田园观光等多方向发展的新格局。

 

21、柏泉茶湾

image 

湖北柏泉茶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泉茶园)系依托原柏泉茶厂成立的拥有广告营销策划团队和丰富的文创业绩的文创科技型公司。经过近三年的运营发展,柏泉茶厂从单一种植,转向为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旅游、文创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茶园。柏泉茶园成为2019武汉军运会受邀入驻唯一武汉本地茶品牌;2019年中国好茶叶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2020年4月8日武汉开城日央视新闻直播柏泉茶园近30分钟,流量过3亿。茶园现有面积约为500亩。2019年产量12吨,产值近1000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因茶兴业,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在习总书记新生态发展理念指导下,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茶文化产业适得其时。

结合茶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柏泉茶园积极参与融入到柏泉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中,争取3年内成为武汉茶文化行业标杆企业。

 

 

22、炭雕博物馆

image 


 

23、武汉嘉年华

image 

武汉嘉年华农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柏泉基地,是集科普教育、观光休闲、娱乐体验、购物采摘、会展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服务单位,项目一期投资1.2亿元、占地270亩。首届武汉农业嘉年华将于2016326日开幕,2016529日闭馆。本届活动是以“六馆一园一带”为办会模式,并为广大市民呈现60余种新奇特农作物种类、300余个农作物品种、50余项国内前沿农业科研成果、20余项国际尖端农业科研成果。将搭建主题农业创意景观20余处、设计互动体验活动120余项、开发农业创意产品200余种。着力为全市10万亩设施农业蔬菜生产基地和食品工业企业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推广服务平台,为推动武汉市乃至全省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丰富城乡居民休闲文化生活打造一场五彩斑斓的农业盛景。


24、兆丰草莓园

image 

柏泉2000亩草莓基地是柏泉现代观光农业基地之一,由台湾兆丰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生产草莓等现代农业产品。兆丰草莓园是华中地区最大的草莓基地,有100个现代化生态大棚,除了完全的有机种植(有机土+有机肥),为了保持土壤无菌还种植过水稻。这里的草莓个大又甜,还有极品草莓“晶瑶”。不仅仅是采摘草莓,还能采摘蔬菜、三色小番茄,更有DIY烧烤、农家菜及钓鱼其他休闲娱乐项目。

 

 

 

 

 

 

 

 

 


上一篇:旅游宣传片

下一篇:人文相关介绍资料

×
Slide 1
Slide 2
Slid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