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游

柏泉天主教堂——刘歆生墓——郊野公园——柑桔采摘
“都督创造了民国,我则创造了汉口。”——刘歆生语。
沿柏宋路上的分叉小路曲折穿梭,出现一排农舍,从农人家穿过,眼前豁然开朗,是几片鱼塘。沿着鱼塘阡陌继续往深处走直至一方树林,看上去没有留出路给人穿行。低头拨开树枝从小树林中继续向前不久,就看见一圈土墙围着一座红砖的坟茔,整体相当朴实。若不是有一块2019年5月新立的碑刻着“故显考刘公歆生老大人之墓”,仅凭原有一块难以辨认的斑驳老碑和荒芜的周边,很难让人注意到这竟是叱咤汉口半个世纪的富商刘歆生之墓。
网络传当年刘歆生的墓地坟址不详,于1996年被园林小队的民工意外挖出。但根据刘家嘴村民所说,刘歆生的坟墓在文革时遭到严重破坏。村民为他修葺的红色琉璃砖小祠庙连衣冠冢都算不上,只是以此告慰亡者。1998年,刘歆生的孙女从海外归来,将刘歆生的墓修复并立碑。历经20余年风雨,那块碑已残旧不堪,仔细看勉强还能辨认上面的碑文:“先祖刘公,讳歆生,字人祥。汉阳柏泉人,生于一八五七年,幼年家贫,勤奋创业,成为实业家,对武汉城市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九四一年在武汉逝世。归葬柏泉。尔后亲属四散,墓地荒芜。戊寅年孙女慧智回国,祭扫祖茔,首创修复,海内外亲属响应。敬立墓碑,以誌纪念,谨为记。一九九八年十一月。”2019年5月,刘家后人再度为其立下新碑。
自定义属性
- title 秋季游
路线节点
-
D1
第1站 柏泉天主教堂
柏泉天主教堂又称“圣安多尼小修院”,位于柏泉刘家嘴湾西南角,由意大利传教士建于1840年,为武汉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堂。
《郧襄属教史记略》载:其主体建筑为东西对称的两座楼,均坐北朝南,等式排列。两楼呈丁字造型,各高20米,长约25米。中间以天桥相连,南有方柱半圆形拱券门廊,北以砖石砌成甬道联结二楼,使之浑然一体。圣堂及修道院在两楼之后,顶部呈圆拱形,有四根大石柱拱立,大厅可容纳300人作礼拜及祷告活动。教堂整体结构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具有罗马哥特式建筑风格。主体周边遍植枫杨,距今近120多年。柏泉天主教堂建成后,“先后兴办男孤儿院、公学、备修院、初学、小修院。”学生选自湖广教区教民子弟。清末民初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曾在此就读。1952年停止宗教活动,教堂先后为解放军军政大学、血吸虫防治医院、柏泉中学等单位所用。1985年产权转属汉口天主教区,复为天主教堂,并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教会正式收回,1995年复堂;2001年武汉修女院迁入。
关联个体
柏泉天主教堂
-
D1
第3站 郊野公园
柏泉郊野公园位于东西湖区柏泉外环线以北、府河以西、吴新干线以东,规划面积2134公顷。
柏泉郊野公园独享府河优越的生态环境,它囊括9大主题景区、18个景观节点,如同独立于城市喧嚣之外的自然小镇,由一条生态绿道串起,不设公园围墙,市民或自驾穿行其间,可饱览原生态森林、湖泊、田野风光;或徒步丈量感受,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与野趣作伴,聆听虫鸣鸟语。
关联个体
郊野公园
-
D1
第4站 柑橘采摘
路线:三环线—东西湖大道—二雅路—金山大道—临空港大道—新径公路—吴新干线—东西湖区柏泉柑橘园,乘坐公交H90路、H91路可到达。
季节一到3万棵柑橘树挂满成熟果实,等候游客采摘。个大、味甜、无籽的柏泉柑橘,让人垂涎欲滴。
除了采橘、尝橘,市民还可在橘园周边体验丰富的乡村休闲游活动,在柏泉一号田间超市里采摘西瓜、甜瓜等特色瓜果,在“三古”景区游览古井、古寺、古村,在农庄吃特色农家菜、垂钓、住宿。
关联个体
-
D1
第5站 柏泉茶湾
湖北柏泉茶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泉茶园)系依托原柏泉茶厂成立的拥有广告营销策划团队和丰富的文创业绩的文创科技型公司。经过近三年的运营发展,柏泉茶厂从单一种植,转向为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旅游、文创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茶园。柏泉茶园成为2019武汉军运会受邀入驻唯一武汉本地茶品牌;2019年中国好茶叶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2020年4月8日武汉开城日央视新闻直播柏泉茶园近30分钟,流量过3亿。茶园现有面积约为500亩。2019年产量12吨,产值近1000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因茶兴业,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在习总书记新生态发展理念指导下,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茶文化产业适得其时。
结合茶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柏泉茶园积极参与融入到柏泉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中,争取3年内成为武汉茶文化行业标杆企业。
关联个体
柏泉茶园